2025年第十九届防雷减灾学术交流会暨广东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20年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9-19 ~ 2025-09-22
举办场地:碧泉空中温泉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促进雷电学科学术前沿与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聚焦雷电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着力解决雷电精密观测、精准预报、科学防护和精细服务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第十九届防雷减灾学术交流会暨广东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20年学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交流内容

广东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20年研究成果交流;

雷暴闪电活动特征及机理研究;

雷电探测、预警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雷电防护技术与应用;

防雷减灾管理及科普;

中国气象局雷电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成果交流。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防雷减灾学术交流会暨广东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20年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防雷减灾研究现状

技术进步

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防雷减灾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迈进。智能防雷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雷电灾害,提高防雷减灾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新疆博州通过布设三维闪电定位仪,实时探测雷电参数,成功预警并处置了多起雷击火事件。

新材料应用:新型防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显著提升了防雷产品的性能和寿命。例如,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引入,使得防雷设备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集成化与模块化:防雷系统与其他安全系统的集成,以及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引入,使得防雷产品的安装和维护更加便捷,降低了使用成本。

政策支持

法规完善:各国政府对防雷减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例如,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防雷技术水平,并加强了对防雷市场的监管。

资金投入: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项目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为防雷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政府还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防雷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市场发展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雷电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防雷减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智能电网等关键领域,对防雷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竞争格局变化:防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夺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逐渐赶超国际企业,但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上仍有一定差距。然而,随着国家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积极拓展,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管理与挑战

管理问题:尽管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公众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不够,防雷意识薄弱;防雷减灾管理的人员能力有待提高;雷电监测技术还有待完善等。

面临挑战:防雷行业还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环保要求提高、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等挑战。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同时积极应对环保和供应链等方面的挑战。

防雷减灾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能源行业

电力传输与分配

高压输电线路:雷电是导致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防雷技术(如避雷线、避雷器、接地装置)可显著降低雷击故障率,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变电站与发电厂:通过安装浪涌保护器(SPD)、优化接地系统,防止雷电波侵入损坏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核心组件。

可再生能源领域:风电场(风机叶片易遭雷击)、光伏电站(直流侧过电压保护)需定制化防雷方案,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实时预警。

石油与天然气

储罐与管道:雷电可能引发油气泄漏、爆炸等灾难性后果。防雷设计需符合API标准,通过避雷针、静电接地、等电位连接等措施降低风险。

海上平台:海洋环境加剧雷电活动,需采用耐腐蚀材料、冗余接地系统及防雷监测技术。

二、通信与信息技术

通信基站

5G基站、卫星通信站等对雷电敏感,需通过多级SPD保护、智能接地系统防止信号中断或设备烧毁。

数据中心:雷击可能导致服务器瘫痪、数据丢失,需结合防雷与电磁屏蔽技术,构建综合防护体系。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

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IIoT)设备需内置微型SPD或采用隔离设计,避免雷电感应电压损坏敏感电路。

无人机与自动驾驶:防雷技术保障飞行安全,例如无人机避雷系统、车载电子设备的浪涌保护。

三、建筑与基础设施

高层建筑

摩天大楼需安装避雷带、避雷网,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评估防雷设施状态。

历史建筑保护:采用非侵入式防雷技术(如隔离接地、光纤引下线),兼顾安全与文物保存。

交通基础设施

机场:跑道灯光系统、导航设备需防雷保护,确保飞行安全。

铁路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接触网防雷设计需符合IEC标准,防止列车晚点或设备故障。

桥梁与隧道:通过接地网优化、防雷分区设计降低雷击风险。

四、农业与林业

智能农业

温室大棚、农业物联网设备需防雷保护,避免雷击导致灌溉系统瘫痪或数据丢失。

农村电网:推广防雷型配电变压器,减少雷击引发的停电事故。

林业防火

结合雷电监测系统(如三维闪电定位仪)与森林火险预警,实现雷击火早期处置。例如,新疆博州通过实时探测雷电参数,成功预警多起雷击火事件。

五、航空航天与国防

航空航天

飞机需通过静电放电刷、避雷条等设计降低雷击风险,同时地面设备(如雷达、导航台)需综合防雷保护。

卫星发射场:防雷系统需覆盖发射塔、燃料库等关键区域,确保发射任务安全。

国防军事

雷达站、通信枢纽、导弹发射基地等需采用高可靠性防雷技术,结合电磁脉冲防护(EMP)设计。

六、工业制造与物流

化工与制造业

防爆区域需采用无火花型防雷装置,避免雷击引发爆炸事故。

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隔离变压器、SPD保护PLC等控制设备,防止雷击导致生产中断。

物流仓储

大型仓库需安装避雷针,同时对货架、物流机器人进行等电位连接,避免侧击雷危害。

七、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

气象灾害预警

雷电监测网络(如ADTD闪电定位仪)为气象部门提供实时数据,支持短时强对流天气预警。

应急指挥系统:防雷技术保障灾害发生时通信畅通,提升救援效率。

公共安全

体育场馆、大型活动场地需通过防雷检测与维护,确保人群安全。

学校与医院:防雷设施定期检测纳入安全管理体系,降低雷击伤亡风险。

八、新兴领域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需符合防雷标准,避免雷击损坏车辆电池或充电系统。

氢能产业:加氢站、储氢罐需结合防雷与防静电设计,防止氢气泄漏引发爆炸。

海洋经济

海上风电、渔业养殖平台需采用耐腐蚀防雷材料,适应海洋环境挑战。

技术趋势与行业融合

智能化:AI算法优化雷电预测模型,物联网技术实现防雷设施远程监控。

绿色化:研发低能耗、可回收的防雷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标准化:推动跨行业防雷标准统一(如IEC 62305系列),提升全球兼容性。

防雷减灾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研究方向:聚焦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涵盖雷电物理、探测技术、灾害机理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技术成果

开发高精度闪电探测系统及雷电预警系统,应用于全国24个省市气象部门。

建立国内首个全国雷电灾害数据库,为防雷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创新自然闪电三维通道重建技术,提升雷电研究精度。

行业影响:其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气象灾害预警、重大活动保障(如世博会、大运会)及森林防火等领域。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针对台风、暴雨、风雹等气象灾害,开展预测理论、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技术成果

研发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与应急处置技术。

构建灾害性天气预测模型,提升预警准确性。

行业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标准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易龙防雷技术研究院

研究方向:雷电监测预警技术、防雷技术与装备研发。

技术成果

研发雷电监测预警装置,可提前半小时预测雷击,准确率达97%。

参与编制《区域雷电预警与防护装置智能监管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行业影响: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防雷技术国产化,培养专业人才。

江苏省防雷中心

职能:承担防雷法规宣传、技术指导、雷灾调查及防雷装置检测等职能。

技术成果

完成多项科研成果,发表防雷技术论文十余篇。

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提供实习基地,培养防雷专业人才。

行业影响:通过技术服务与科研结合,提升区域防雷减灾能力。

知名企业品牌

广东中为智能防雷技术

核心产品:智能防雷SPD(电涌保护器)、雷电防护SPD寿命预判系统。

技术优势

产品采用IEC标准设计,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提供在线式检测单元监管系统,实现防雷设备智能化管理。

应用领域:电力、通信、工业、交通等领域。

科佳电气(苏州工业园区科佳自动化有限公司)

核心产品:全系列防雷保护器、变送器、电源分配器。

技术优势

产品通过CQC质量认证及欧盟CE、RoHS等国际认证。

防雷器系列产品获得国家专利金奖。

应用领域:电力、电子、通讯、工矿、铁路、石化、金融等领域。

雷震子(深圳市雷震子科技防雷有限公司)

核心产品:三合一防雷器、电源防雷器、监控防雷器等。

技术优势

服务覆盖防雷方案设计、产品应用指导及现场施工指导。

产品通过环保认证和CE认证,提供5年质保。

应用领域:电信、移动、联通、邮政、银行、铁路、医疗等领域。

OBO欧宝(欧宝电气(深圳)有限公司)

核心产品:电缆布线系统、防雷及过电压保护系统。

技术优势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科技产品制造商,产品覆盖七大系列。

防雷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可靠性高。

应用领域:建筑、通信、电力、交通等领域。

施耐德电气

核心产品:电涌保护器(SPD)、配电设备。

技术优势

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产品通过国际认证,技术领先。

应用领域:能源、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楼宇等领域。

防雷减灾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政府部门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防灾减灾政策,开展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招聘岗位可能包括应急管理工程师、气象/地震监测员等,起薪约6000-8000元/月,薪资随经验和能力提升有显著涨幅。

自然资源部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和土地资源管理,招聘岗位可能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等。

二、科研机构

科研院所:专注于灾害预测预报、灾害风险评估、应急救援技术研发等领域。招聘岗位包括防灾技术研究员,年薪约12-18万元,且薪资涨幅约15%-25%。

高校:招聘防灾减灾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价值。

三、企业领域

防雷公司:提供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等服务。招聘岗位包括防雷工程师、防雷技术员等,起薪约8000元/月,薪资涨幅约20%-30%。

防雷检测机构:专注于防雷设施的检测与评估。招聘岗位包括防雷检测技术员,薪资水平与防雷公司相近。

其他行业企业

铁路、国家电网、石化、通信等部门:需要防雷专业人才确保基础设施安全,招聘岗位可能涉及防雷安全专员等。

保险公司:参与风险评估和理赔工作,招聘岗位包括风险评估师等,年薪约15-25万元,薪资涨幅约30%-40%。

工程建筑公司:进行抗灾设计,招聘岗位包括抗灾设计工程师等。

四、社会服务机构

消防部门、红十字会等公共事业单位:参与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招聘岗位可能包括救援队员、重建项目协调员等,工作稳定且福利待遇良好。

国际组织:参与跨境防灾减灾合作项目,如联合国减灾署推动的《仙台框架》相关项目,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提供国际就业机会。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