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汇聚自然资源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服务区域自然资源保护、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于2025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山西太原举办山西省自然资源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省级自然资源学会工作研讨会。会议设立主旨报告、平行论坛、分会场报告环节。诚邀全国自然资源领域专家莅会!
会议主题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会议组织委员会
封志明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朱晓华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游 珍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兼学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李 玮 山西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教授
米 俊 山西省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山西财经大学科研部部长、教授
吴 旭 山西省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太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山西省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暨省级自然资源学会工作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山西省自然资源研究现状
一、资源保护与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空间治理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自然资源领域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构建“两统一”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通过整合多规合一、规划引领和统一监管,推动形成约束有效、开发有序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目前,全省已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任务,优化解决了1760个交通、能源等项目用地难题,为重大战略实施和项目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耕地保护制度升级
山西省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23年耕地总量同比净增加34.54万亩。通过建立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规模与现状稳定耕地总量挂钩约束机制,拓宽补充耕地渠道,并提前介入项目选址选线,指导建设单位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同时,探索实施田长制,完善智慧管理系统,推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落实到位。
二、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增量配置,激活存量资源
矿产资源集约化开发
山西省聚焦煤炭、铝土矿、铜矿等重点矿种,优化增量资源配置。2025年计划出让一批优势铝土矿(伴生镓)资源,推动铝、镓资源增储上产。通过非煤矿山整治整合、升级改造,激活存量资源,并有序推进煤炭资源竞争出让。例如,公开竞争出让6宗煤炭探矿权和1宗铝土矿采矿权,预计新增煤炭产能2900万吨。
清洁能源开发提速
山西省深化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三气”综合开发试点。近三年累计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3478.79亿方,力争2025年新增煤层气储量同比提升20%。同时,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干热岩、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勘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土地要素精准保障
山西省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创新政策供给体系。通过“标准地”“净地”出让改革,全面实现经营性用地网上交易,省级以上工业类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截至目前,“标准地”改革共出让1696宗、面积12.83万亩,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三、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山西省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18年以来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0.3亿元,推动实施总投资近200亿元的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农村地区空间布局、耕地利用、生态质量等问题,打造可复制的山西经验。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山西省强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基金使用效益,力争年度使用率提升10个百分点,确保有主矿山“边开采、边治理”。同时,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修复治理,基本完成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修复任务,为协同筑牢黄河中游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作出贡献。
四、技术创新与改革: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山西省加快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2025年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圈定找矿靶区,加大优势矿种找矿力度。通过完善找矿政策支持,提升油气类勘查项目比重,形成一批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
矿产资源管理改革
山西省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推动矿业权管理由审批制向“出让+登记”制转变。同时,健全矿业权交易市场监测监管和调控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矿业高风险特点的投融资机制。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完善
山西省稳妥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力争2028年底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自然资源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农业领域:优化耕地保护与利用
耕地保护与规划
山西省通过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优化耕地布局,推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针对黄土丘陵区耕地质量差的问题,研究土壤改良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耕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例如,通过实施田长制和完善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土地要素保障
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推进“标准地”改革,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通过综合供地清单编制,充分挖掘存量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空间保障。
二、能源领域:推动传统能源转型与清洁能源开发
煤炭资源接续配置
山西省通过公开竞争出让煤炭探矿权,推进煤铝共采试点,实现煤炭与铝土矿资源综合开发。例如,批复16家煤炭企业开展煤铝共采,探获铝土矿资源1.2亿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清洁能源开发
研究煤层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勘查与开发技术,推动“三气”综合开发试点。近三年累计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3478.79亿方,力争在储量和利用上取得新突破。
矿产资源管理改革
推进矿业权市场配置和电子化交易,出台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引导企业采用智能绿色安全开采技术,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三、生态修复领域:构建一体化保护体系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山西省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国家级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例如,临汾、大同、忻州、朔州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示范工程加快实施,完成“十四五”生态修复任务。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研究农村地区空间布局优化技术,解决耕地利用碎片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可复制的山西经验。
资金保障机制
研究生态修复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路径,强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基金管理,力争年度使用率提升10个百分点,确保有主矿山“边开采、边治理”。
四、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提升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
地质灾害立体化防治
山西省部署隐患点和风险区监测网点建设,布设预警设备2741处,压实防灾、监测、技术责任人责任,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建设。
公众防灾意识提升
研究面向基层的宣传教育培训和避险演练模式,提高公众临灾避险能力。例如,通过实施隐患点动态管理,提升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能力。
五、不动产管理与服务领域:优化登记流程与市场建设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山西省推动不动产登记“清零行动”,化解历史遗留房屋登记难题,全面启动新建商品房“带押过户”,实现“交房、交地即交证”。
资源交易市场建设
研究土地、矿产、生态修复指标等资源交易市场建设路径,例如建设用地网上交易、煤炭资源交易市场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强化空间规划与要素保障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山西省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三区三线”管理,解决生态保护红线与矿业权、永久基本农田等矛盾,为交通、能源等项目提供用地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管控
研究黄河流域“一干三支”河流沿线地区分级管控技术,实行流域分区差异化管理,提升生态空间保护水平。
七、科研与教育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
山西省建立自然资源部矿业城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聚焦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方向,推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机制
研究人才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自然资源领域提供智力支持。
山西省自然资源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研究机构
自然资源部矿业城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背景:由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西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心共建,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平台。
研究方向:涵盖矿产资源调查监测、地质灾害预警、地质环境修复及地下空间资源化利用四大领域。
成果:截至2023年,承担科研项目58项,产出专利42件、专著6部,获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荣誉。
山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山西省自然资源数据中心)
性质:事业单位,位于太原市望景路3号。
职能:开展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改革研究,承担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和省级自然资源相关交易的技术服务工作,维护自然资源业务数据库。
技术实力:拥有14个软件著作权,表明其在自然资源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
角色:作为自然资源部矿业城市重点实验室的主管单位之一,参与地质勘查、资源调查监测等核心工作。
贡献: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实施,开展废弃矿井资源化利用试点工程。
二、知名企业品牌
山西大地控股自然资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背景: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10亿元,实缴资本2.77亿元,是山西省属国企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业务范围: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整理、复垦、易地占补平衡、造地、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及建设;水环境治理、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土地工程建设相关的规划设计、地籍测绘、勘测定界技术服务及科技咨询。
项目案例:参与朔州市金沙滩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提供实施方案调整技术服务。
山西大地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背景:成立于2021年,位于太原市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业务范围:土地整治政策和技术咨询、土地整治技术研发及服务、生态保护修复规划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咨询服务、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咨询服务等。
团队规模:公司有1-20人,性质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背景:成立于1989年,规模100-499人,业务涵盖矿产资源开发、冶金、氧化铝、电解铝、铝业等领域。
荣誉:AAA级信用企业、国家优质工程奖。
业务特色: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冶金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山西美锦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背景:成立于2008年,规模1000-4999人,业务涉及自然资源、原煤、循环经济、煤炭、煤矿设计等领域。
薪酬水平:平均工资¥17.5K,招聘增长82.93%,显示公司业务扩张势头强劲。
山西晋祥煤成气股份有限公司
背景:成立于2020年,规模100-499人,业务涵盖自然资源、矿产、天然气开采等领域。
薪酬水平:平均工资¥9.9K,招聘增长68.42%,反映公司在天然气开发领域的快速发展。
山西省自然资源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事业单位招聘岗位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所属事业单位
招聘情况: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涉及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等单位。
岗位类型:
专业技术岗位:测绘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自然地理学等专业,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及以下。
管理岗位:部分岗位涉及土地资源管理、会计等专业,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招聘流程:包括报名、资格初审、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笔试委托山西省人事考试中心统一组织。
2025年山西省事业单位补充招聘
招聘规模:补充招聘3393人,其中自然科学专技岗(C类)补充招聘154人。
报名时间:2025年9月24日9:00至9月26日18:00,报名网址为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山西人事考试专栏。
岗位特点:自然科学专技岗(C类)主要面向测绘、地质、遥感、自然地理等专业,适合自然资源领域技术人才。
二、企业招聘岗位
山西大地控股自然资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整理、复垦、易地占补平衡、造地、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及建设;水环境治理、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土地工程建设相关的规划设计、地籍测绘、勘测定界技术服务及科技咨询。
岗位需求:土地规划工程师、测绘工程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师等。
山西大地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土地整治政策和技术咨询、土地整治技术研发及服务、生态保护修复规划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咨询服务等。
岗位需求:土地整治规划师、生态修复工程师、国土空间规划师等。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矿产资源开发、冶金、氧化铝、电解铝、铝业等领域。
岗位需求:地质勘查工程师、采矿工程师、冶金工程师等。
山西美锦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自然资源、原煤、循环经济、煤炭、煤矿设计等领域。
岗位需求:煤矿设计工程师、煤炭开采工程师、循环经济规划师等。
三、科研与教育机构招聘岗位
自然资源部矿业城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矿产资源调查监测、地质灾害预警、地质环境修复及地下空间资源化利用。
岗位需求:科研人员,要求具有地质、测绘、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系、地理系
招聘情况:招聘教师或研究人员,从事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岗位需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
四、其他就业机会
环保咨询和评估服务机构
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环境影响评价、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等服务。
岗位需求: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师等。
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管理机构
业务范围: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
岗位需求:生态保护管理员、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等。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