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量子测试技术学术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11-22 ~ 2025-11-22
举办场地: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成电国际创新中心D栋D104报告厅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随着量子科技的迅猛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前沿方向正逐步从基础研究迈向工程化与产业化应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量子科技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主办的“量子测试技术学术会议”,旨在搭建一个集学术交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会议将聚焦量子测试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汇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及标准化机构的力量,共同探讨量子测试的新原理、新方法、新仪器与新标准,推动我国量子测试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与协同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诚邀各界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话未来,共谋发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量子测试技术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量子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一、量子测试技术定义与基本原理

量子测试技术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如叠加、纠缠、量子非经典关联等)实现对外界物理量(如时间、位置、加速度、磁场、重力场等)的高精度测量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调控和观测微观粒子(如光子、冷原子等)的量子态变化,突破经典测量方法的精度极限。

二、量子测试技术的主要类型与演进阶段

量子测试技术按技术原理可分为三大类型,且呈现从分立能级到相干叠加再到量子纠缠的演进趋势:

基于分立能级结构:利用量子系统的分立能级特性进行测量,是量子测试技术的早期形式。

基于量子相干叠加:通过量子态的相干叠加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是当前主流技术方向。

基于量子纠缠/压缩态:利用量子纠缠或压缩态增强测量灵敏度,是量子测试技术的最高阶段,可突破经典物理极限。

三、量子测试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与提升方向

测量精度:量子测试技术通过量子态调控实现超高精度测量,精度较传统技术有数量级提升。

灵敏度:利用量子纠缠等效应增强对微弱信号的探测能力。

稳定性:通过量子纠错等技术提高测量系统的鲁棒性。

提升方向

原子钟技术:提高频率稳定性和准确度,满足更高精度计时需求。

微型化与集成化:降低原子钟体积、功耗和成本,实现商业化应用。

新型原子钟开发:如芯片级光学原子钟、分子钟等,探索新物理原理和技术途径。

四、量子测试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国防军工

雷达探测:提高雷达分辨率和精度,增强国防安全。

量子雷达:利用量子特性实现更高性能的探测,在国防安全、环境/能源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航空航天

导航定位: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服务,支持深空探测和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量子测量技术可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地质与资源勘测

地下资源探测:探测地下资源和地质结构,为资源开发和灾害预警提供数据。

重力测量:利用量子重力仪进行高精度重力测量,支持地质勘探。

生物医疗

心脑疾病诊断:实现心脑疾病的早期诊断。

癌细胞检测:提高癌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细胞显微成像: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细胞显微成像。

其他领域

网络时频管理: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和频率管理。

心理健康治疗:探索量子测量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航空交通管制雷达:提升航空交通管制雷达的性能。

无卫星导航:在无卫星信号环境下实现导航。

深海探测:支持深海探测和资源开发。

电池改良:通过高精度测量优化电池性能。

智能驾驶: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高精度环境感知。

市场需求:量子测试技术在生物医学、地质勘探等领域需求旺盛,随着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五、量子测试技术的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上游

基础材料与器件:加强基础材料、器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提高原材料和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中游

系统设备提供商:增强系统设备提供商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出更多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量子测量设备产品。

下游

行业应用推广:加强行业应用推广和市场开拓,推动量子测试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

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在量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

中国市场:中国量子测试行业迅速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已建立完整产业链,并在部分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例如,北航、东南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等机构在量子惯性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六、量子测试技术的政策环境与发展机遇

中国政策支持

“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

《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加快量子信息标准布局,推动量子测量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国际政策环境

美国:提出“量子飞跃:引领下一次量子革命”计划,设立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和小企业技术转让(SBTT)项目,支持量子传感与计量研究。

欧盟:发布量子旗舰计划战略研究进展报告,聚焦压力、温度、重力、磁场测量等领域,启动多个与量子测量相关的研究项目。

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量子测试技术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主导,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在国际量子测量领域的影响力。

量子测试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1. 国防军工领域

雷达与探测系统

量子测试技术可显著提升雷达的分辨率和探测精度。例如,量子雷达利用量子纠缠或量子态调控,实现对微弱信号的超高灵敏度探测,在隐身目标识别、反隐身作战中具有重要价值。

应用场景:军事侦察、反导系统、边境监控。

导航与定位系统

量子惯性传感器(如量子陀螺仪、量子加速度计)可提供比传统机械或光学陀螺仪更高精度的导航数据,且不受GPS信号干扰,适用于深海、地下或电磁干扰环境。

应用场景:潜艇导航、导弹制导、无人机自主定位。

量子通信加密

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加密,保障军事指挥、情报传输等敏感信息的安全。

应用场景:军事通信网络、战略指挥系统。

2. 航空航天领域

卫星导航与授时

量子原子钟(如光晶格原子钟)的精度比传统原子钟高数个量级,可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时间同步能力,支持深空探测和高精度测绘。

应用场景:北斗/GPS系统升级、火星探测任务。

空间环境监测

量子传感器可探测空间中的微弱磁场、重力场变化,为空间天气预报、地球资源勘探提供数据支持。

应用场景:太阳风监测、地球重力场模型构建。

3. 地质与资源勘测领域

地下资源探测

量子重力仪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微小变化,可精准定位地下矿产、油气资源或地下水层,比传统重力仪灵敏度更高。

应用场景:石油勘探、矿产开发、地质灾害预警(如地震前兆监测)。

海洋资源调查

量子磁力仪可探测海底磁性矿物分布,辅助海洋地质调查和资源开发。

应用场景:海底矿产勘探、深海考古。

4. 生物医疗领域

疾病早期诊断

量子传感器可检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的微弱相互作用或浓度变化,实现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

应用场景:血液检测、肿瘤标志物分析。

医学影像增强

量子测试技术可提升核磁共振(MRI)或光学成像的分辨率,为细胞级显微成像提供支持。

应用场景:脑科学研究、细胞病理学分析。

心理健康治疗

量子生物传感器可监测脑电波、神经递质等生理信号,辅助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应用场景: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治疗。

5. 能源与电力领域

电池性能优化

量子测试技术可精确测量电池内部离子扩散速率、电极材料结构变化,为新型电池(如固态电池)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应用场景:电动汽车电池设计、储能系统优化。

电网稳定性监测

量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电网中的电流、电压波动,预防电力故障。

应用场景: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管理。

6. 交通与物流领域

智能驾驶感知

量子激光雷达(LiDAR)结合量子探测技术,可实现更高精度的环境感知,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应用场景: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

无卫星导航

量子惯性导航系统可在GPS信号缺失的环境(如隧道、地下停车场)中提供连续定位服务。

应用场景:物流机器人、矿井车辆导航。

7. 环境监测与气候变化领域

大气成分检测

量子光谱仪可高灵敏度检测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CO₂、CH₄)浓度,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

应用场景:全球碳监测网络、空气质量预警。

海洋污染监测

量子传感器可检测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微塑料等污染物,辅助海洋生态保护。

应用场景:海洋环境评估、污染溯源。

8. 工业制造与精密加工领域

高精度计量

量子测试技术可实现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的长度、角度测量,支持半导体制造、光学元件加工等领域的超精密加工。

应用场景:芯片制造、光刻机校准。

材料性能测试

量子传感器可测量材料在极端条件(如高温、高压)下的力学、热学性质,为新材料研发提供支持。

应用场景:航空航天材料测试、超导材料研究。

9. 金融与时间同步领域

网络时频管理

量子原子钟可提供全球统一的高精度时间基准,支持金融交易、通信网络的时间同步需求。

应用场景:高频交易、5G/6G通信时频同步。

10. 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引力波探测

量子传感器可提升引力波探测器的灵敏度,助力宇宙学研究。

应用场景:LIGO/Virgo引力波天文台升级。

量子物理实验

量子测试技术是验证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如量子纠缠、贝尔不等式)的核心工具。

应用场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基础研究。

量子测试技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位:中国量子信息研究的领军机构,拥有潘建伟院士团队等顶尖科研力量。

成果

研制出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建成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并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实现亚纳米分辨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突破国际技术封锁。

方向: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全链条研究。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等,协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

战略任务

构建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推动量子通信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应用。

解决大尺度量子系统效率问题,研制专用量子计算和模拟机。

突破量子精密测量关键技术,研制高精度测量设备。

麻省理工学院(MIT)

地位:全球量子技术研究的先驱,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持续领先。

成果

发表多项量子技术重大进展,如通过二阶非线性实现室温光子逻辑量子位。

近期在量子计算机上捕获非马尔可夫动力学,推动量子计算理论发展。

方向:量子计算理论、量子通信协议、量子材料研究。

哈佛大学

地位:量子科学研究的全球领导者,长期位居量子科学领域榜首。

成果

在《自然通讯》《化学评论》等期刊发表量子计算、量子物质研究论文。

探索量子计算在生物科学、化学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方向:量子计算算法、量子物质性质、跨学科量子应用。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PS)

地位:德国顶级研究机构,培养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计算领域前沿阵地。

成果:在量子计算硬件、量子算法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方向:量子计算硬件开发、量子算法设计、量子系统模拟。

二、知名企业品牌

IBM

地位:全球量子计算商业化领导者,推出量子发展路线图至2033年。

产品

IBM Quantum System One:全球首台医用量子计算机,部署于克利夫兰诊所。

IBM Condor:1121量子比特处理器,突破量子计算规模极限。

量子安全解决方案:开发抗量子加密算法,保障后量子时代通信安全。

方向:量子计算硬件、量子软件、量子安全。

国盾量子

地位:中国量子通信产业化先驱,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027)。

产品

量子保密通信设备:构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保障政务、金融数据安全。

量子安全服务:提供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加密解决方案。

方向: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量子安全技术应用。

英伟达(NVIDIA)

地位: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交叉领域创新者。

产品

DGX Quantum系统:全球首款GPU加速量子计算系统,整合CUDA量子编程模型。

cuQuantum SDK:提高量子电路模拟速度,支持Cirq、Qiskit等平台。

方向:经典-量子混合计算、量子算法优化。

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

地位:全球知名科学仪器制造商,中国区独家代理商。

产品

磁学测量系统: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探头,用于高精度磁探测。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支持量子材料电学、热学性质分析。

方向:量子材料表征、量子器件测试。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地位:中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拓者,源于中科大实验室。

产品

量子钻石单自旋谱仪:实现单分子磁共振谱测量。

扫描NV探针显微镜:高空间分辨率磁性成像。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用于材料缺陷分析、生物分子结构研究。

方向:量子传感、量子精密测量设备开发。

量子测试技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

量子测控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量子系统的测控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及设备调试。

任职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3-5年工作经验,熟悉量子力学和测控技术。

薪资待遇:20-45k·15薪,部分岗位提供五险一金、年终奖金、股票期权等福利。

量子算法工程师

岗位职责:设计、开发量子算法,解决特定领域的复杂问题。

任职要求:深厚的量子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熟悉量子算法设计原理。

薪资待遇:资深量子算法工程师年薪可达60-100万元,国际市场上顶尖专家薪酬更高。

量子硬件工程师

岗位职责:研发、设计与维护量子计算机硬件,构建稳定、高效的量子比特系统。

任职要求:掌握量子物理、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薪资待遇:平均年薪在40-80万元左右,经验积累和技术提升后薪资涨幅空间大。

气象量子探测岗

岗位职责:开展量子探测技术在气象要素观测中的应用研究,研发基于量子技术的新型气象观测设备及数据处理算法。

任职要求:量子信息、量子物理、光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量子传感技术应用和相关探测设备研发经验者优先。

薪资待遇:按照气象量子中心的薪酬体系,提供不低于国内同行业科研机构的薪酬待遇,特别优秀的一人一议。

二、高新技术企业

量子测控软件工程师

岗位职责:设计、开发及维护量子计算软件,包括量子处理器测控软件、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等。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有完整项目经验。

薪资待遇:15-35k,部分岗位提供五险一金、年终奖金、定期体检等福利。

量子芯片测试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量子芯片的硬件/软件调控测试、校准与优化,进行故障排查并编写测试操作规范。

任职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量子芯片测试流程和技术。

薪资待遇:11-20k,部分岗位提供五险一金、年终奖金等福利。

FPGA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FPGA软件代码编写、模块设计及仿真,参与量子计算系统的硬件设计。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1-3年工作经验,熟悉FPGA开发流程。

薪资待遇:12-24k·14薪,部分岗位提供五险一金、年终奖金等福利。

边缘计算开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开发边缘计算应用程序,实现边缘设备与云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

任职要求:掌握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知识。

薪资待遇:在一线城市,平均月薪可达2-3万元,且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薪资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教育行业

高校教师/科研人员

岗位职责:继续从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承担教学任务,培养下一代量子技术人才。

任职要求:博士学历,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能力。

薪资待遇:根据高校薪酬体系确定,提供科研支持和职业培训。

培训机构讲师

岗位职责:为在职人员提供量子技术领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

任职要求:具备量子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薪资待遇:根据培训机构薪酬体系确定,提供教学支持和职业发展机会。

四、自主创业

对于有创业意愿的量子测试技术领域人才,可以创办量子技术相关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虽然创业过程充满挑战,但成功后的回报也相当可观。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