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6G 通信从此诞生。太赫兹作为 6G 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正面临着快速发展、新机遇和挑战。2024 年 6G 通信与太赫兹技术世界研讨会(6GCTT 2024)将于 2024年 8 月 23-25 日在西安召开。会议将围绕“6G 通信与太赫兹技术”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探讨 6G 通信与太赫兹技术的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会议委员会:
大会主席:龚岩栋,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沈八中,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徐开达,教授,西安交通大学(H-index: 34)
柯熙政,教授,西安理工大学(H-index: 40)
徐勇军,教授,重庆邮电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陈宏铭,教授,浙江海洋大学
任立庆,副教授,榆林学院
出版主席:张岩,教授,首都师范大学(H-index: 46)
林佑昇,副教授,中山大学
大会报告:
主讲报告:张岩,教授,首都师范大学(H-index: 46)
侯磊,教授,西安理工大学
邀请报告:王新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
胡国庆,副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李慧宇,副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6G通信与太赫兹技术世界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6G通信与太赫兹技术研究现状
一、6G通信技术研究现状1. 总体概况
发展预测:业界普遍认为6G有望在2030年左右迎来商用。6G作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对当前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更广的网络覆盖范围和更多的连接设备容量。
主要特点:6G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按需服务、简单网络、灵活的网络(以用户为中心,按需生成,网络随人移动)、内生智慧、数字结对以及安全性内生。这些特点使得6G技术在满足人们AR/VR/MR类需求、超高精度定位、一体化立体通信、实时多语言自动翻译、云端机器人实时控制、高水平的远程医疗、人体健康实时监控以及基于量子技术的安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 技术进展
速度与延迟:6G网络的速度可能达到每秒1Tbps,比5G快100倍,延迟可降至微秒级别,这使得实时通信成为可能,例如高清视频流、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
覆盖范围与连接能力:6G将支持更广泛的网络覆盖范围和更多的连接设备容量,满足未来智能化、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融合技术:未来的6G技术将融合通信和感知、通信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及泛在物联等新场景。与5G相比,6G基站将支持通信和感知的功能,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形状和运动,进而催生新业务。
3. 行业应用与发展
应用场景:6G的应用场景将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医疗、无人驾驶、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6G将推动智能工厂的发展;在医疗领域,6G将支持远程手术和健康监测。
产业链发展:6G产业链涵盖多个环节,从基础研发到最终应用,涉及芯片制造、设备生产、网络建设、软件开发、服务提供等各个方面。
4.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国际合作:6G技术的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6G技术的标准化和商业化进程。
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6G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均作出相关部署,包括“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等。
二、太赫兹技术研究现状1. 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性:太赫兹辐射是0.1~10THz的电磁辐射,位于无线电波和光波之间,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应用领域:太赫兹技术在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的性质研究、断层成像技术、无标记的基因检查、细胞水平的成像、化学和生物的检查,以及宽带通信、微波定向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技术进展
研究热情:国内外对太赫兹有很高的研究热情,ITU、IEEE、IMT-2030等标准化组织已设立多个任务组,初步划分了多个太赫兹通信频段。
研发成果:目前,国内外多家研发单位已完成了固态电子类和光电结合类太赫兹通信样机的研制与验证。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制的太赫兹系统实时传输峰值速率达到20Gbps,我国电子科技大学做出了220GHz频段20Gbps实时通信样机,华为做出了220GHz频段20Gbps 3.6公里通信样机。
3. 面临的挑战
信道测量与建模:6G关键技术对6G频谱规划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需要开展多频段、多场景的太赫兹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
超高频器件性能:超宽带基带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需要突破超高频器件性能的限制。
超高速基带处理:太赫兹通信传输速率高、频带宽、射频非理想性突出,给超宽带信号采样、高速基带信号处理、基带数字电路设计与实现带来极大挑战。
超高效组网技术:6G组网向智简、开放、绿色方向演进,太赫兹通信波束窄,移动场景下终端将发生频繁切换,波束管理的精确性和实时性也更具挑战。
6G通信与太赫兹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一、6G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工业制造:
6G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将极大地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发展。通过6G网络,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医疗健康:
6G通信将支持远程医疗、远程手术等应用场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的普及化。医生可以通过6G网络实时传输高清医疗影像,进行远程会诊和手术指导。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实时、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来确保行驶安全。6G通信将提供足够的带宽和低延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实时数据传输和决策处理。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6G通信将推动VR和AR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通过6G网络,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和增强的现实感知,从而在游戏、教育、娱乐等领域获得更好的体验。
智慧城市:
6G通信将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通过6G网络,城市管理者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城市数据,优化城市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管理。
二、太赫兹技术的应用领域
无线通信:
太赫兹波具有高频率、强穿透力、宽频谱范围以及丰富的频段资源等特点,为无线通信系统带来了超高传输带宽。在6G通信中,太赫兹技术有望成为重要的频段资源之一,支持超高速率和低延迟的无线通信。
安全检查:
太赫兹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安全检查领域,通过非接触式扫描和成像,实现对隐藏物品和违禁品的快速检测。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查中。
医疗诊断:
太赫兹波在医疗诊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太赫兹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实时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高清图像,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工业无损检测:
太赫兹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通过太赫兹波对材料的穿透和反射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和损伤的快速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雷达通信和高清成像:
太赫兹波在雷达通信和高清成像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通过太赫兹雷达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和跟踪;而太赫兹成像技术则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信息,满足科研和军事等领域的需求。
卫星通信:
利用太赫兹频段,可以建立无线超高宽带的星间数据链路,有效解决了卫星间无法像地面基站那样通过光纤连接的限制。这将为卫星通信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6G通信与太赫兹技术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知名研究机构
中科院电子所:
地位与贡献:作为太赫兹技术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之一,中科院电子所一直处于国内太赫兹技术领域的前沿位置。该所研发出的太赫兹成像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国内太赫兹技术的代表之一。
研究方向:太赫兹成像系统、太赫兹源、探测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清华大学超高速电子技术实验室:
地位与贡献:该实验室是国内太赫兹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研究重点集中在太赫兹源、探测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方向:太赫兹源、探测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纳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研究所:
地位与贡献:作为太赫兹技术的早期开拓者,该研究所在太赫兹源、探测器、材料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积累,并且在这些领域内也有着比较突出的成果。
研究方向:太赫兹源、探测器、材料等方面的研发。
知名企业
大恒科技:
业务领域:一家专注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学光电子组件等。
太赫兹技术布局:在太赫兹技术领域有所布局,但具体细节可能因企业策略调整而有所变化。
四创电子:
业务领域:提供雷达、通信及其它相关电子产品、工程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技术覆盖范围广泛,从直流到太赫兹。
太赫兹技术成果:已经与国内单位合作开发了太赫兹方面的产品,显示了其在该领域的实力。
凤凰光学:
业务领域:虽然主营业务并非直接针对太赫兹技术,但凤凰光学参与了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地沟油快速检测仪的研发,这表明其在太赫兹技术应用方面有所涉猎,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中贝通信:
业务领域:国内领先的通信测试仪器设备供应商,测试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5G无线通信领域。
6G与太赫兹布局:面向6G时代,中贝通信正在积极投入6G测试测量技术研究,包括太赫兹波束成形测试等,显示了其在6G及太赫兹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布局。
信维通信:
业务领域:专注于5G/6G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研发企业,在未来6G无线通信领域进行了大量积累和布局。
太赫兹技术关联:虽然未直接提及太赫兹技术,但其在6G关键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为太赫兹等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他相关企业:
除了上述企业外,还有诸如TCL、硕贝德、海格通信、航天电子、亚光科技等企业也在太赫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都有着较强的实力和优势。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