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10-25 ~ 2024-10-28
举办场地:苏州国际会议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颗粒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促进颗粒与粉体相关领域学术交流,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推进技术融合创新,助力人才成长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颗粒学会微纳气泡专委会等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The13thChinaCongressonParticleTechnology (CCPT13))将于2024年10月25-28日在苏州市举办。

在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颗粒大会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持续拓展,功能持续完善,已成为业界高层次大型综合性交流平台。大会涵盖学术交流、继续教育、产学研合作、展览展示和成果发布等交流活动。

本届大会以“汇聚颗粒大智慧,增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大会特邀报告、分会主题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等形式展开交流,面向广大颗粒和粉体及其与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交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征集科技论文。各个分会场还将评选优秀报告及优秀墙报,欢迎投稿参会。

本届大会还将举颗粒计算软件、多相流反应器介尺度模拟与智能化、气固流化床的模拟和应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上的应用、颗粒物理化生物及毒性表征技术、大气颗粒物分析及动物暴露毒理学技术和工程哲学、工程创新与工程教育等培训班,对于CCPT13的参会代表,各个培训班均可免费参加,欢迎各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报名参加培训。

本届大会将举办颗粒/粉体仪器、设备、产品、技术及其应用和成果展,包括颗粒/粉体测试分析仪器、制备设备、产品、技术及其在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和成果等内容。我们还将特设展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颗粒学奖的章程规定、申报细节、评选机制及历年获奖成果,诚挚邀请相关单位与个人踊跃参与,共同见证此次盛会。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颗粒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颗粒研究现状

一、政策推动与标准制定

政策推动:

自2001年起,中药配方颗粒正式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并相继批准了六家试点生产企业。

2021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时代的结束,全面放开对各级企业生产配方颗粒的限制。

标准制定:

截至2024年,国家药监局已颁布近30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以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此外,各省市地方也发布了大量中药配方颗粒的地方标准,以补充国家标准的不足。

二、产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的不断完善,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龙头企业:

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等是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些企业在药材原料、制备工艺、质量把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销售终端的耕耘也更具深度和广度。

竞争格局:

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和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加剧了市场竞争。

竞争格局方面,原试点企业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新进入企业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技术研究与创新

提取工艺:

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主要采用水煎煮法,并不断优化以提高提取效率和质量。

现代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也被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中。

浓缩、干燥、制粒工艺:

浓缩、干燥、制粒是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生产企业通过工艺技术革新,如采用真空减压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以及优化制粒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

四、市场应用与前景

市场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方便携带、方便服用、药性稳定等明显优势,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市场前景:

随着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计未来几年内,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在中医药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颗粒研究涉及哪些行业或领域

一、医药行业

中药配方颗粒:

定义与制备: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和制作工艺,将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及包装,制成可直接冲服的纯中药颗粒制剂。

发展历程:经历了研究试制阶段(1992年-2000年)、逐步规范化管理阶段(2001年-2016年)、试点生产待放开阶段(2016年-2021年)和市场全面放开阶段(2021年至今)。

市场规模与竞争:随着政策的放开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一些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品牌等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技术革新:在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方面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能源与环保行业

生物质颗粒:

定义与制备:生物质颗粒是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经过粉碎、混合、烘干、挤压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产品,是一种可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

政策支持: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支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包括生物质颗粒的生产和应用。

市场规模与产量:中国生物质颗粒产量逐年增长,如2022年达到767万吨。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原料供应不稳定、投资规模较大等,但整体市场前景广阔。

应用领域:生物质颗粒主要用于农林生物质发电、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等领域,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环境污染。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

金属粉末颗粒:

应用领域:金属粉末颗粒在冶金、化工、材料、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3D打印、催化剂等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金属粉末颗粒的制备、表征、性能研究以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四、其他行业

食品行业:食品颗粒如面粉、咖啡等在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也涉及颗粒研究。

环保行业:在污染物及粉尘的喷雾脱除、空气净化等领域,颗粒研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颗粒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颗粒物质的形成、形态、性能、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工程应用等多个方面,为各行业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

中国颗粒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一、医药行业

知名企业:

同仁堂:作为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同仁堂在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产品品质有保障,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贵州茅台: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表现突出,产品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和精细加工,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口感。

华润三九: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型医药集团,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和制造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产品疗效显著、质量稳定。

广东一方:以创新驱动发展,专注于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产品以卓越的临床效果和优良的用户口碑著称。

研究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能源与环保行业

知名企业:

生物质颗粒生产企业(具体企业名称可能因地域和规模而异):这些企业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原料生产生物质颗粒,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污染物控制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能源与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

知名机构或企业: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金属粉末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为粉末冶金、3D打印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包括颗粒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四、综合科研机构

知名机构: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作为中国颗粒大会的承办单位之一,该所在颗粒与粉体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中国颗粒学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颗粒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定期举办中国颗粒大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