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暨新构造与地震灾害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5-11 ~ 2024-05-16
举办场地:喀什徕宁饭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促进新构造与地震灾害相关研究的交流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我国相关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整体观测和研究实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在地球科学研究和防灾减灾领域的需求,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地震学会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以及10家国家野外站拟于2024年5月11-16日在喀什市召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暨新构造与地震灾害学术研讨会”。热烈欢迎从事野外站建设发展及新构造与地震灾害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报名参会,共同研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建设和发展,探讨新构造与地震灾害研究领域的理论前沿、热点问题、最新研究方法与进展以及相关地学仪器设备研发、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宣传,促进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

会议主题

野外站建设发展,新构造与地震灾害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应用、仪器设备研发和科普宣传

会议主题

会议将重点围绕下列议题开展学术交流,但不局限于这些议题:

(1)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

(2)陆内俯冲与强震;

(3)岩石圈结构与深部过程;

(4)地球物理观测技术与应用;

(5)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

(6)断层力学与地震过程;

(7)地震前兆机理与预测技术;

(8)盆地巨厚沉积与地震灾害;

(9)火山监测与火山灾害;

(10)抗震结构安全与城市减灾;

(11)新疆乌什Ms7.1级地震;

(12)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二期设计。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现状

  1. 站点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目在不断增长,涵盖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这表明我国在野外科学观测和研究方面投入的力度正在逐步增加。
  2. 观测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观测手段逐渐被现代化的遥感、GIS、物联网等技术所取代,观测数据的精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3. 科研成果显著: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长期连续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地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上许多知名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提高了我国在野外科学观测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地震灾害预防领域有哪些实践案例

在地震灾害预防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也有一些实践案例。例如,四川省地震局在四川地区建立了多个地震监测站点,通过长期的地震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地震预警和抗震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此外,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也在甘肃、青海等地区建立了多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针对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进行长期观测和研究,为地震预防和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这些实践案例表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地震灾害预防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的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地质调查等方式,可以深入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抗震减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还可以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实验平台,促进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