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古生物学学术交流,经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五次理事会议决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31 届学术年会将于 2023年 11 月 24–27 日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将系统总结自 2018 年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29 届学术年会以来,我国古生物学界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化石保护和成果出版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展望新时代我国古生物学的未来发展。会议期间将举行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三届理事会。会议期间还将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技奖(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青年古生物学奖),评选和颁发学生优秀学术报告奖。
指导委员会:殷鸿福 汪品先 张弥曼 周志炎 戎嘉余 陈旭 邱占祥 舒德干 周忠和 沈树忠 朱 敏 谢树成 邱铸鼎 项礼文 曹瑞骥 穆西南 汪啸风 沙金庚 季强 郝守刚 杨群 孙革 童金南
组织委员会
主 席:詹仁斌
副主席:邓涛 王永栋 姚建新 白志强 华洪
秘书长:张元动
副秘书长:吴荣昌 张洪钢 纪占胜 江海水 史宇坤 田 宁 吴 勤 吴文昊 薛进庄 闫德飞 尹士银 张 培 张志飞
委 员:丁旋 王元青 王训练 王永栋 王汝建 王军 王孝理 王丽霞 王怿 王 原 邓胜徽 邓涛 牛志军 白志强 冯庆来 冯卓 孙柏年 巩恩普 成俊峰 同号文 朱怀诚 任东 华洪 向荣 全成 刘建波 刘煜 齐永安 许晓音 孙跃武 苏 涛 李大庆 杨兴莲 吴文盛 吴亚生 吴秀杰 何卫红 宋海军 张元动 张廷山 张兆群 张兴亮 张志军 张 宜 张建平 张健平 金小赤 周传明 郑 卓 金建华 单华春 孟庆金 欧阳辉 罗辉 胡东宇 姜宝玉 赵丽君 姚建新 姚轶峰 徐 星 徐 莉 袁训来 唐烽 陶庆法 黄建东 黄智斌 彭光照 詹仁斌 樊隽轩
研讨会分会场及召集人本次会议研讨和交流的内容涉及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所有领域和分支,主要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植物学、综合地层学、地球生物学、古生态学、重大生物地质事件与环境变化、早期生命演化与环境、古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古生物化石保护等。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古生物学研究现状
化石记录:随着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化石记录不断丰富,为古生物学提供了更多研究材料。
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如DNA分析、蛋白质结构解析等,使得古生物学家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古代生物的形态、生理特征和演化过程。
计算机模拟与大数据分析:借助计算机模拟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演化过程中的模式和机制。
比较生物学:通过与其他生物类群的比较研究,古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演化过程以及适应辐射等现象。
古生态学:古生态学研究古代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态位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生物演化的环境和生态因素。
古地理学:结合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古地理学研究古代海洋、陆地分布及气候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古人类学: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演化过程以及与近亲物种的关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生物学典型应用案例
恐龙研究: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恐龙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演化的。例如,通过对恐龙骨骼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恐龙可能是一种温血动物,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冷血动物。
人类起源研究: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例如,通过对非洲大陆的古人类化石的研究,科学家确定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史前生物群落研究: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史前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生态关系。例如,通过对深海沉积物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生活在远古海洋中的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为我们了解远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气候变化研究: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例如,通过对极地冰盖下的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的研究,科学家可以重建过去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内的气候变化历史。
生物多样性研究: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例如,通过对化石记录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曾经存在过许多现在已经灭绝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的演化过程对于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生物学研究发展方向
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介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手段已经开始被引入到古生物学研究中,这为探讨生物起源与演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多学科交叉研究:古生物学正朝着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例如演化—发育生物学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体现。
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大数据分析: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生物演化过程中的模式和机制。
深入研究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大规模适应辐射、灭绝、复苏的型式和特征:古生物学研究应结合环境演变,由老到新,探讨若干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大规模适应辐射、灭绝、复苏的型式和特征,探索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辐射和演化:前寒武纪的生物演化历史约占整个地球生命史的七分之六,其间发生了一系列生命演化的“里程碑”事件。这些地球早期生命的演化革新事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期探索和认识它们发生的时间、过程和环境背景等。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