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六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5-17 ~ 2024-05-20
举办场地:南京恒大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吴胜和  David A.T. HARPER
会议介绍

为进一步促进国际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世界能源矿产的预测和勘探,国际古地理学会议应运而生。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召开五届,分别在中国北京(2013)、中国北京(2015)、中国成都(2017)、中国北京(2019)和中国武汉(2022)。由国际古地理学会荣誉理事长冯增昭教授提议,国际古地理学会理事会讨论并决定“第六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将于 2024 年在中国南京召开,由国际古地理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承办。令人痛心的是,冯增昭先生因病于 2023 年 1 月 5 日不幸逝世。我们谨以“第六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深切缅怀冯增昭先生,缅怀他对中国乃至世界古地理学做出的突出贡献。

大会主题:生命演化·古地理·资源效应

指导委员会

冯增昭 欧阳自远 李廷栋 殷鸿福 陈毓川 任纪舜 戎嘉余 陈旭 刘嘉麒 王铁冠 彭苏萍 马永生 翟明国 舒德干孙龙德 周忠和 郭正堂 金之钧 李阳 彭平安 王成善 郝芳 沈树忠 毛景文 邹才能 郭旭升 谢树成 朱敏

学术委员会

主 席:吴胜和 David A.T. HARPER

副主席:彭苏萍 朱茂炎 Ian D. SOMERVILLE

秘书长:王 博 Santanu BANERJEE 范代读

委 员:Matthias ALBERTI Armstrong-Altrin John S. 白志强 Emese M. BORDY Robert V. BURNE 操应长 陈吉涛 陈中强 邓涛 Peter DRUSCHKE 樊隽轩 Margaret L. FRAISER Franz T. FÜRSICH 何登发 何幼斌 侯明才 黄元耕 胡斌 胡明毅 胡修棉 华洪 姜在兴 金振奎 Stephen KERSHAW Piotr KRZYWIEC 旷红伟 赖旭龙 李超 林承焰 林春明 Stefania Nunzia LISCO 刘豪 刘建波 A.J. (Tom) van LOON Spencer G. LUCAS Massimo MORETTI Axel MUNNECKE 聂海宽 Emilia Le PERA Tadeusz Marek PERYT Fotini A. POMONI Mihai Emilian POPA Hairuo QING Ganapathy SHANMUGAM Subir SARKAR 邵龙义 史晓颖 时志强 苏德辰 王平 王永栋 Mongkol UDCHACHON 文华国 吴怀春 吴亚生 吴因业 鲜本忠 邢立达 杨江海 杨仁超 杨晚 杨小强 尹太举 岳大力 Gavin YOUNG 袁训来 Carlos ZAVALA 张昌民 张世红 张水昌 张廷山 张兴亮 张志飞 Yongyi ZHEN 朱筱敏

组织委员会

主 席:詹仁斌 鲍志东

副主席:王军 王博 Hairuo QING 郑秀娟

委 员:蔡悦 陈吉涛 陈世悦 陈孝政 单玄龙 付晓飞 傅强 高志前 侯明才 胡明毅 黄迪颖 李国祥 刘华 鲁静 吕大炜 郄文昆 王传尚 王文卉 王怿 王玥 汪筱林 吴荣昌 徐洪河 姚建新 严德天 殷宗军 张建芳 张志亮 赵方臣 赵晓明 赵霞 周传明

秘 书 长:张元动 鲜本忠

副秘书长:王媛 万斌 方翔

秘书组:张玲芝 王俊辉 李超 张琳娜 欧阳晴 魏鑫 李文杰 张雨晨 等

青年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

主 席:Ian D. SOMERVILLE

成 员:Franz T. FÜRSICH Santanu BANERJEE Piotr KRZYWIEC Robert V. BURNE 邵龙义 杨 晚

秘书长:王 媛

会议专题及召集人本次会议研讨和交流的内容涉及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所有领域和分支,主要包括生物古地理、岩相古地理、构造古地理、全球古地理再造、资源古地理、第四纪古地理等。大会设立若干专题分会场。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国际古地理学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国际古地理学研究现状

国际古地理学研究现状非常活跃,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岩相古地理学与沉积学、生物古地理学与微生物岩、构造古地理学、古气候学与全球气候变化、事件沉积学与古地理变迁、深水沉积与古地理、湖泊沉积学与古地理、细粒沉积与古地理、沉积构型与小尺度古地理、古地理学与矿产资源、古地理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古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例如,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同位素分析技术、古DNA分析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等都在古地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当前古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如古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气候学、地球化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为古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国际古地理学领域有哪些实践案例

  1. 油气资源的预测和勘探:古地理学在油气资源的预测和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古代地理环境的重建,科学家们可以预测油气资源的可能分布,从而指导勘探工作。例如,冯增昭教授通过古地理学的研究,指导和预测了一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

  2. 气候变化研究:古地理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古代地理环境的重建,科学家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例如,古气候学家通过对古代冰川沉积物的研究,揭示了过去冰期的气候变化情况。

  3. 地质灾害预警:古地理学在地质灾害预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古代地质灾害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地质灾害。例如,古地理学家通过对古代滑坡的研究,揭示了滑坡的发生机制,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了重要依据。

  4. 环境保护:古地理学在环境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古代地理环境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例如,古地理学家通过对古代森林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森林破坏的历史,为森林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际古地理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品牌

  1. 国际古地理学会:这是一个由冯增昭教授发起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古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冯增昭教授所在的学校,拥有一流的地质学和古地理学研究团队。

  3.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这是一个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建立的研究机构,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其中包括古地理学相关的研究。

  4. 丹麦技术大学:这是一所位于丹麦的技术大学,其在古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实力雄厚。

  5.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这是一所位于澳大利亚的大学,其在古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
Baidu
map